黄花蒿种质资源青蒿素含量及其主要性状的初步评价
本研究对来源于广西、湖南、重庆等地的25份黄花蒿种质资源在广西靖西县进行试验.在黄花蒿现蕾期分别观测了黄花蒿青蒿素的含量、产量及其几个主要性状(株高、茎基粗、冠幅、一极分枝数、节间距、分枝角度、叶片长宽),并分析了黄花蒿的青蒿素含量、产量与这几个主要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1)来源于广西靖西、广西乐业、湖南吉首的种质青蒿素含量较高,而来源于南宁、崇左、临桂的青蒿素含量较低; (2)不同类型黄花蒿青蒿素含量差异不显著,白杆型)黄绿秆型>紫秆型>绿秆型; (3)青蒿素含量与植株的株高、茎基粗、节间距、分枝角度呈正相关,与叶片长、叶片宽、冠幅、一级分枝数呈负相关,但相关系数均不显著.产量与植株的冠幅、一级分枝数呈正相关且系数达显著水平,与株高、茎基粗呈正相关,但相关系数不显著.与分枝角度、节间距、叶片长、叶片宽呈负相关,且与叶片长、叶片宽的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通过初步评价,发现3份青蒿素含量和产量比较高的黄花蒿质资源.
黄花蒿 种质资源 青蒿素
韦树根 马小军 黄荣韶 冯世鑫 黄秋银 董青松
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南宁,530005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4;广西药用植物园,广西,南宁,530023 广西药用植物园,广西,南宁,530023
国内会议
南宁
中文
387-395
2006-11-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