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不同疗程的α-干扰素(IFN)或核苷类药物及其他细胞因子治疗各类型慢性乙肝(CHB)感染者的选择性探讨

目的:长短不同疗程的α-IFN或拉米夫定治疗各类CHB,以α-IFN加胸腺肽治疗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HBV·ASC)伴肝硬化者给促肝细胞生长素(HGF)等药物,以比较疗效,选择最合理的疗法.资料及方法:男性106例,女性62例,共168例,其PCR·HBV·DNA均升高(阳性),HBeAg 106例(A、B、C、F组全部,Da组19、E组2)阳性,HBeAg阴性52例(Db,E组)A、B、C、E、F组全部无黄疸,ALT除F组31例HBV·ASC正常外,均>120IU/L,A、B组用α-2a-IFN,α-2b-IFN疗程半年,C、E及F组用α-1b-IFN,α-2b-IFN疗程1年,F组加胸腺肽,D组用拉米夫定1-3年,各组另加HGF等抗肝硬化及退黄降酶措施.治疗结果:α-IFN一年疗程的抗病毒远期显效率53.6%,优于半年疗程者(P<0.05)亦优于伴肝硬化的E组(P<0.01)并优于HBeAg阳性但使用拉米夫定的Da组(P<0.01),但与D组拉米夫定疗程远期显效率42.9%无显著差异,F组HBV·ASC虽加用胸腺肽疗效仍最差,HBV·YMDD变异者,经联用阿德福韦酯(ADV),α-IFN或膦甲酸钠均能复常.结论:凡CHB无黄疸,HBeAg阳性,ALT>120IU/L者,以长疗程α-IFN,促进机体免疫细胞攻击被感染肝细胞,消除病毒为佳,若黄疸较高,HBeAg阴性,则以长疗程拉米夫定,阻断HBV·DNA链的合成,使肝坏死炎症得到改善为佳,C、D两组疗效相仿,但拉米夫定停药后易复发,疗程难以判定,且近来,HBV·YMDD变异常有发生,应推荐耐药率低的ADV或α-IFN或膦甲酸钠联用,对失代偿肝硬化,长疗程的HGF等药物尚属有效,至于HBV·ASC因免疫耐受难解决,应着重围产期及新生儿的有效预防.

α-干扰素 扶米夫定 慢性乙肝 促肝细胞生长素 核苷类药物 细胞因子治疗

曾一朗 陈秀桢 潘美珍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花园医院专家部,324004 原上海慢肝防治研究中心衢州协作中心

国内会议

第15次全国干扰素及细胞因子学术会议

贵阳

中文

21-25

2006-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