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研究进展
当前全球约有4亿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每年死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性肝衰竭或肝细胞癌的病人超过100万”1”.乙型肝炎病毒性肝损伤并不是直接由病毒复制或其毒性效应引起,而是由机体对表达病毒抗原的肝细胞的免疫反应引起.病毒抗原由受感染细胞胞核内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cccDNA)表达.抗病毒治疗是CHB的主要治疗手段,而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干扰素和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仅能使20%左右的患者受益”2”,其主要不足是停药后复发,长期应用又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抗病毒治疗后细胞内cccDNA的持续存在是慢性乙型肝炎复发的重要原因,而当前的抗病毒治疗都难以破坏HBV cccDNA,因而停药后易复发.cccDNA是HBV前基因组RNA复制的原始模板”1”,对HBV的复制以及感染状态的持续具有重要意义,清除HBVcccDNA是目前抗HBV药物研究的重要目标.此外,作为HBV在细胞内复制中形成的第一中间体,cccDNA也是HBV在细胞内建立感染状态的重要标志,可作为评价HBV能否在肝外组织复制的依据.本文主要从cccDNA生物学、研究方法和治疗手段等几个方面综述了cccDNA的研究现状,为cccDNA、HBV的研究以及抗乙肝病毒药物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乙型肝炎病毒 抗病毒治疗 共价闭合环状DNA
鲁小杰 黄正明 杨新波 王晖
解放军第302医院药学部药理研究室 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药理室 武汉大学医学部药学院
国内会议
南宁
中文
187-195
2006-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