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痴呆的科研设计与评价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继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之后第二位最常见的痴呆原因,约占所有痴呆的10-50%.也是我国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从1894年德国医生Otto Binswanger描述缺血引起的一种特殊形式的血管性痴呆病理特征即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至今,对血管性痴呆的研究历史已逾百年.尤其近30年来,国际可信的疾病分类系统的建立和可操作性的诊断标准的使用,把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分子遗传学和脑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使血管性痴呆的病因学和病理学特征不断被揭示;全球对痴呆的危害性和重要性的意识增强,又使与血管性痴呆有关的医疗和保健服务得到了较大改善.本文将就本病的概况、动物及临床试验研究情况和研究规范化等方面进行展开。
血管性痴呆 脑血管病 动脉硬化性脑病 临床诊断 病理学 保健服务 康复治疗
赖新生 杨路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国内会议
广东中山
中文
36-49
2006-08-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