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触核蛋白病
自从Alzheimer病(AD)的淀粉样蛋白斑块中分离出α-突触核蛋白(synuclein)片段(非Abeta成分)后,人们第一次怀疑α-突触核蛋白是否参与神经变性疾病.继之发现少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族性帕金森病(PD)与α-突触核蛋白的三种基因错义突变型(A53T、A30P、G46L)相关.随后又发现α-突触核蛋白是散发性PD路易体的主要成分,而路易体是PD的神经病理学标志,除PD以外,α-突触核蛋白也是构成路易体痴呆(DLB)、单纯性自主神经功能障碍(PAF)和多系统萎缩(MSA)等细纤维样包涵体的成分,提示PD、DLB、PAF、MSA等神经变性疾病可能有共同发病机理,从而奠定了α-突触核蛋白在神经变性病发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α-突触核蛋白病理性积聚是神经变性疾病临床症状发生、发展及受累脑区变性的原因.因此,把这些临床表现不同但有共同病理损害的多种神经变性病统称为突触核蛋白病(synucleinopathy).
α-突触核蛋白 神经变性病 帕金森病
刘振国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内科
国内会议
浙江绍兴
中文
33-34
200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