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干细胞移植:分子影像学与介入放射学研究的新领域
干细胞相关研究已成为目前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干细胞移植治疗疾病又是其中研究的重点.终末期肾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病进行性发展的最终结果,只能实施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前二者称为不完全替代治疗,并发症多、生存质量不高;肾移植为完全替代,然而由于供体短缺、免疫抑制、外科手术并发症以及长期等待肾移植所造成的较差的移植效果,都限制了肾移植的开展,因此人们也希望将干细胞移植用于终末期肾病的治疗,尤其是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以期获得突破.然而干细胞移植后,必须明确移植细胞的生存状态,因此,无创、可多次重复应用的活体干细胞检测方法已成为干细胞移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分子影像学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解决此问题的可能,尤其是磁粒子标记干细胞后移植和MR活体示踪取得了较大进展.近年来,介入放射学的进步和发展已使多种疾病的治疗发生了革命性的改观,并已在某些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晚近,研究者已开始探索将分子影像学与介人放射学技术应用于干细胞移植治疗肾病的相关研究.
干细胞移植 肾脏 分子影像学 介入放射学 磁粒子标记
孙军辉 滕皋军
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放射科、东南大学分子影像实验室,210009
国内会议
扬州
中文
238-240
2006-05-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