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下段腰椎椎间孔狭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评价CT对下段腰椎椎间孔隙狭窄的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72例腰椎椎间孔狭窄的CT表现.男57例,女15例.年龄36~64岁,平均53.5岁.结果:腰椎椎间孔狭窄的主要表现为: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及软骨板形成的软组织块突出或膨出导致椎间孔狭窄;②椎小关节突增生肥大及骨赘形成,突入侧方椎间孔致使侧隐窝区及中间区狭窄;③腰椎体后外缘骨质增生肥大、骨刺及骨赘形成,突入侧方椎间孔引起狭窄;④椎小关节突骨赘形成、黄韧带肥厚伴侧外方椎间盘膨出导致全段椎间孔狭窄.结论:CT检查可充分显示椎间孔狭窄的解剖结构及引起椎间孔狭窄的各种病理改变,从而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诊断依据.

腰椎间孔狭窄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诊断 影像学诊断

王晓彬 王勇 卢木发 王广萍 郑卫华 王文辉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中心(湖北荆州)

国内会议

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

广西南宁

中文

462-464

200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