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鼻和副鼻窦少见肿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目的:分析鼻和副鼻窦少见肿瘤的CT特征,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22例患者中包括男16例,女6例,年龄18~92岁(平均48.8岁).GE/CTI机,采用仰卧位轴位和俯卧位冠状位扫描,常规包括硬腭至额窦颅面结构,扫描层厚4~5mm,间距5mm,120kV,230mAs,全部平扫,6例增强扫描.22例鼻和副鼻窦少见肿瘤均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结果:6例内翻性乳头状瘤中有3例起源于一侧中鼻道外侧壁,1例充填单侧中鼻道及上颌窦,2例位于上颌窦内.肿瘤边缘呈分叶状,2例患者显示中鼻甲或上颌窦内侧壁骨质吸收.6例淋巴瘤患者中,4例为T细胞淋巴瘤,主要位于单侧鼻腔前部,累及鼻前庭或外鼻软组织.2例B细胞淋巴瘤位于上颌窦,范围广泛,伴颈部淋巴结长大.其他少见肿瘤以恶性居多,广泛侵犯周围组织,并伴明显的骨质破坏.结论:鼻和副鼻窦肿瘤种类繁多,CT可显示肿瘤部位、形态、范围及骨质破坏等情况,对少见肿瘤的诊断和分散具有一定价值.

CT诊断 鉴别诊断 鼻肿瘤

李玉洁 张贵祥 赵京龙 周根泉 张悦萍 缪竞陶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上海)

国内会议

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

广西南宁

中文

129-132

200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