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医证型与总生存期间关系初探

  目的 讨论分析不同中医证型之间的总生存期的差异,探索评估预后新思路.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医证型分布特点进行统计特征计算,并采用SPSS20.0 软件包,选择SNK 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P<0.05 为差异有显著意义.结果 及结论 痰毒虚损型和痰瘀互结型患者总生存期(OS 期)变异程度远高于其他两型,且这两型变异程度接近;根据中位OS 期排序:阴虚火旺型<气滞痰凝型<痰瘀互结型<痰毒虚损型,阴虚火旺型中位OS 期最短,痰毒虚损型中位OS 期最长,四种证型集中趋势无明显趋同.阴虚火旺与痰瘀互结、痰毒虚损型证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这说明中医证型与患者总生存期间确是存在一定联系,不同证型对OS 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中医证型可作为评判OS 期及预后的参考因素之一.可以说研究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证候特点是进一步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环节.本次研究除相关性的探索外,笔者发现两个值得讨论结果:一是痰瘀互结型患者OS 期变异最大.痰瘀互结的原因有多种,气血津液代谢失常和脏腑功能失调为主要原因,且痰瘀可互生互结,这也导致痰瘀致病迁延变化多端.二是阴虚火旺型患者OS 期最短.可能原因有:①痰瘀化热.②真阴难补.但本次研究仍有不足,某些证型之间差异不明显,可能存在样本量过少等问题,可扩大病例数,专注两种证型或病理因素间单因素比较,进行更深层次的前瞻性讨论.

非霍奇金淋巴瘤 中医证型 总生存期 预后

苏鑫 许亚梅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血液肿瘤科,北京 100700

国内会议

世界中医药大会第五届夏季峰会

西安

中文

1-5

2019-06-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