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防灾避险公园空间配置均衡性的量化评价--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
城市防灾避险公园是城市防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灾害来临时能有效减少人们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实际的规划建设中,由于防灾避险公园概念常常与城市公园、避难场所相混淆,并且在建设标准方面交叉不清,导致其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本文通过梳理防灾避险公园的概念内涵,明确了防灾避险公园是指公园绿地为载体的综合避难场所,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建设标准要求。本文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基于公园矢量数据、手机信令数据与街道人口数据等多源数据,综合运用缓冲区、泰森多边形等空间分析方法,从地理可达性与服务效率两个维度对城市防灾避险公园空间配置的均衡性进行综合量化评价,从而判断防灾避险公园配置最为缺失的地区。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鼓楼区防灾避险公园整体服务效率不佳,存在空间布局失衡和规模建设不足的问题,结论对鼓楼区未来防灾避险公园针对性的规划改造提供了参考,对促进鼓楼区防灾避险能力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城市防灾避险公园 空间配置均衡性 地理可达性 服务效率 量化评价
谢智敏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8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