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风水"理论在古今规划设计中的辩证运用
中国传统"风水"理论起源于《周易》,其中孕育的自然山水文化观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城市建筑或追求"新奇特"或千篇一律、缺乏特色的今天,挖掘我国本土文化思想在规划建设中的作用,彰显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阐述阴阳学说的创始、发展与当代的传承角度,介绍了"象天法地、负阴抱阳"及"藏风聚气、形神俱佳"理念影响下的传统筑城规划和建筑营造特征,分析了"模山范水、刚柔相济"目标下的园林设计布局,以及"天人合一、生死相通"为导向的陵寝冢茔的型制;以新疆特克斯八卦城、浙江兰溪诸葛村为例,分析了阴阳学说对传统及现代规划设计的影响。并提出"文心画境、取精去粕"来发扬传统文化底蕴,彰显国学特色,"以人为本、移步换景"将阴阳学说运用到规划设计中以改善城市环境,福泽现代居民。
阴阳"风水"理论 古今城市规划 设计原则 营造手法
张晶 曾穗平
天津城建大学 天津城建大学,规划系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9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