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县域乡村"两生"空间格局及耦合协调研究--以湖北省竹山县为例
本文将欠发达地区山地县域乡村作为一种典型类型,以湖北省竹山县的250个行政村为例,基于地理空间数据分别识别乡村"两生"空间的格局特征.此外,使用2019年各乡镇农业年报和十堰市统计年鉴数据,构建竹山县乡村生活-生产空间功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层次分析法和独立性权重法综合确定权重,并借助耦合协调模型判断生活-生产空间功能的耦合协调程度.结果表明:①竹山县乡村生活空间的分布呈现"中部多且集聚、四周少且分散"的格局特征;乡村生产空间的分布呈现"中西密集分布,四周均衡分散"的特征.②乡村生活、生产空间分异特征明显,生活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高于生产空间,表现为"小集中、大分散".③生产空间分布在高值集聚,其功能强度有明显的"边缘高功能区分散,中部低功能区集聚"的空间特征.④"两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度整体较好,呈现"中部低、边缘高"的格局特征,区域差异显著.最后,探讨山地县域乡村生活与生产空间格局协调发展的优化策略,提高国土空间格局开发保护的质量与效率.
山地 县域 乡村 "两生"空间 格局特征 耦合协调
王曼琦 王智勇 邱孝高 艾玉红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12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