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铁路遗产适应性再生模式的量化比选研究--以粤汉铁路武汉段为例

  我国高速的城镇化进程使得原本位于城市边缘的铁路线路逐渐被包裹在中心城区内,似一道垝垣将城市空间割裂,对城市空间整合与经济效益带来消极影响。本文基于适应性再利用理论,结合粤汉铁路武汉段改造,根据铁路沿线的土地利用与建成环境特征,利用多源数据,从区位条件、土地价值、历史价值、交通条件、职住密度以及景观条件六个维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商业旅游开发、轨道交通和公园绿道三个铁路遗产再生模式的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对再利用模式进行比选,明确与城市建成环境更加适宜、协调的铁路遗产再生模式。最终结论为公园绿道模式最适宜该段铁路,局部适宜采用商业旅游开发模式,并对具体的改造策略做了进一步探讨。为铁路遗产的更新与再利用模式提供了量化评价的手段,使得铁路遗产再利用方式选择更加科学化,同时为铁路遗产更新改造项目的开发建设时序提供科学依据。

铁路遗产 适应性再利用 遗产保护与更新 量化分析 评价指标体系 粤汉铁路

韩叙 赵丽元

华中科技大学

国内会议

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成都

中文

1-13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