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运河古镇的创意空间发展模式研究--以天津市杨柳青为例

  在2019年国务院颁发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背景下,保护利用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运河古镇和繁荣文化创意产业,是城市经济社会实践热点与难点。天津市杨柳青镇是明清时期运河漕运的重要枢纽、中国北方商贸流通和文化交流集散地,但如今面临着城镇历史空间肌理割裂、传统年画行业日渐式微、沽水而居的生态场景不复等一系列问题,传统文化亟需保护和振兴。因此,本文以杨柳青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生产理论",从"物质-精神-社会"空间三方面梳理其千年历史及其文化价值,进行空间要素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创意空间发展模式:"教育+社群"的社会空间模式、"事件+业态"的精神空间模式和"文化+场景"的物质空间模式,旨在形成新旧交辉、文景相映的运河古镇创意空间,发掘和重塑杨柳青魅力。

运河古镇 创意空间 发展模式 杨柳青 空间生产理论

柴梅璇 刘树鹏 许熙巍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国内会议

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成都

中文

1-10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