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64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规律,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升临床安全用药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某三甲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上报的645例药品不良反应有效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从年龄和性别上,45岁以上中老年患者发生药品不良反应人数最多(71.78%),男性比女性ADR发生率高,分别为53.8%和46.2%;药品剂型和给药途径分别是注射剂(76.28%)和以静脉给药(69.46%)的方式引发ADR的频率最高;引发ADR最多的药物类型为中成药,达172例,占总ADR的26.67%;其次为抗生素类药品,以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8例)和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27例)出现ADR的频次最多;药品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38.61%).结论: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加强中成药和静脉输液的合理使用,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从不同的因素实施针对性的管理,积极采取干预措施,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为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在用药前临床医生、临床药师要充分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所带来的风险,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或减轻其所带来严重后果,从而提高药物治疗水平,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

药品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ADR监测 用药风险

庞素秋 王国权 孙爱静 林俊生 刁勇

解放军第180医院临床药学科,福建泉州362000 华侨大学生物医学学院,福建泉州362021

国内会议

2017年泉州市药学会学术年会

泉州

中文

155-163

2017-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