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三甲医院2017年952例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目的:收集并分析某三甲医院2017全年上报的952例药物不良反应,以期对临床的合理用药及降低ADR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利用Excel电子表格将952例ADR按照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品种类及代表药物、ADR涉及的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ADR的类型分布、年龄和性别5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某三甲医院952例药物不良反应中,静脉滴注是引起ADR的最主要给药途径(74.79%),其次为口服给药(13.87%);涉及怀疑药品267种,其中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ADR病例最多(27.73%),其次是营养治疗药(15.34%)和消化系统用药(7.88%);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出现不良反应最常见(24.16%),其次为胃肠系统紊乱(19.12%);出现(新的,一般)不良反应占总例数28.99%,(新的,严重)不良反应占1.16%,(严重)不良反应则占8.30%;并且,ADR高发年龄段在21-80岁间,男女间略有不同.结论:我们不仅要不断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也要重视并加以利用上报的ADR,进行总结分析,以降低ADR的发生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药物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降低ADR
张淑芬 杨玲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福建泉州362000
国内会议
泉州
中文
167-176
2018-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