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证型演变规律分段辨治延缓EGFR-TKIs耐药

  EGFR-TKIs为目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日益受到临床关注,但绝大部分患者治疗9~13个月后即产生耐药,此为靶向药物治疗之瓶颈。根据服用靶向药物后的不良反应,中医认为其药性属热,热邪入侵,耗气伤阴,气阴亏虚、虚热内生,阴阳失衡,耐药产生。在治疗方面,靶向药物介入后,证型变化受此影响,故应根据服药后患者的证型变化行分阶段辨治。靶向治疗后前3个月内,绝大部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且多为气阴亏虚证,"急则救其标",故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为主要治则以减毒、稳定瘤体;3个月到6个月,热证渐增,所占比例超过寒证,气阴耗伤加重累及脾肺,肺脾气虚证渐增,故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佐以"健脾补肺",以解毒抗癌;6个月后,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基本缓解,瘤体体积缩小减缓,耐药机会逐渐增加,"缓则救其本",故以"健脾补肺、益肾抗癌"为主要治则,佐以"养阴清热"以扶正抗癌、预防耐药。

非小细胞肺癌 靶向药物耐药机制 中医药 证型演变 分阶段治疗

高瑞珂 严安 李杰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北京,100053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2018年中医肿瘤青年论坛

兰州

中文

705-714

2018-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