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至3日赤峰市一次非典型暖区暴雨天气诊断分析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1°×1° 6h再分析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及云图资料,对2017年8月2至3日赤峰市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台风北上与西风槽结合"的大尺度环流形势构建了暴雨过程的水汽和动力条件.2.偏南急流和的建立和长时间的维持,是强降水的发生和维持提供必要条件.3.此次过程虽然出现在暖区,降水性质却并非暖区暴雨,其温度场分布与台风的暖心结构一致.4.暴雨的自反馈机制在加强上升运动的同时,也使上升运动长时间维持,为暴雨的出现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5.强降水的衰减造成了Ⅴ型缺口,云型长轴走向与移向一致,云系生成方向与移向相反,形成了列车效应和后向传播,对强降水的持续极为有利,低质心的回波结构也对降水的高效率较有利.
台风 暖区暴雨 暖心结构 降水自反馈 Ⅴ型缺口 列车效应
常欣
内蒙古赤峰市气象局,赤峰市,024000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75-81
2018-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